中国粮票布票大全
目前市面上收录最齐全、装帧最精美、票的品相最好的一册粮布票合集
册内包含:收录368枚精品粮布票。其中228枚粮票,140枚布票,涵盖全国29个省市和地区。粮票中约30%的票为66—76年间,具有非常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品相: 80%九品以上,约20%属于老票(6-8品,其中允许1%属于6品)。
收货标准:
收货标准:
主品:由于粮票布票流通了几十年,而且不同流通状态及不同价值的票种决定了品相不可能统一。鉴于该藏品的结算价值因素,同一个册子内,允许有不同品相的票种出现:允许大部分九品以上,少部分年份久远的票种允许6-8品。
品相参考:
九品:有轻度折痕,票角有最轻度的磨圆,票面有轻度褪色,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泽。
八品:多次触摸流通,有几条明显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坚挺不垂软,边缘无撕裂痕,票角有轻度磨圆。
七品:多次触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软,边缘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图案。
六品:长期流通票角已磨圆,边缘裂口延伸到图案;票面脏或褪色,但票面图案细节仍可辨认;币垂软,有中心孔。
粮票面值:从“壹市两--拾公斤”(粮票) 布票面值:从“壹市寸--拾市尺”(布票)
数量:主品368枚粮票布票(粮票230枚、布票138枚)
外包装(含材质):
品相参考:
九品:有轻度折痕,票角有最轻度的磨圆,票面有轻度褪色,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泽。
八品:多次触摸流通,有几条明显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坚挺不垂软,边缘无撕裂痕,票角有轻度磨圆。
七品:多次触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软,边缘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图案。
六品:长期流通票角已磨圆,边缘裂口延伸到图案;票面脏或褪色,但票面图案细节仍可辨认;币垂软,有中心孔。
粮票面值:从“壹市两--拾公斤”(粮票) 布票面值:从“壹市寸--拾市尺”(布票)
数量:主品368枚粮票布票(粮票230枚、布票138枚)
外包装(含材质):
外包装:手提礼品袋+天地盒 材质:高级进口卡纸册
尺寸:29.3cm(长)*21.7 cm(宽)*4.7 cm(厚)
尺寸:29.3cm(长)*21.7 cm(宽)*4.7 cm(厚)
【简介】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收藏有全国和30多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和地方的粮票(油、面票等)、布票共计368枚,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全面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的林林总总。整本收藏册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彰显珍藏册的高贵品质。册内以实物为主,并辅有相关收藏粮票布票的入门学习知识点,溶知识性、学术价值及收藏性于一体。无论是对中国粮票的收藏、鉴赏、还是用于研究中国粮票都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是目前市面上收录最齐全、装帧最精美、票的品相最好的一册粮布票合集。
粮票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购买,换取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券,是记录国家政治、经济、粮食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其形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宋代就出现了“粮食票券”。“粮票”二字真正在票证上出现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叫做“征收粮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带有“粮票”字样的“粮食票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于1953年颁布了粮食统购统销命令,并于1955年8月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食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是城乡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后的产物,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对于这种无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发行的地方粮票是西南区1950年1月发行的,票额为1斤半的大米票。而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我国粮食部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全国粮票,同时还发行军用粮票。从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也先后发行限本地区使用的地方粮票。
直到1993年7月1日,全国粮食购销流通体制改革,各省、市、自治区、粮票相继停止使用。至此,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粮票版本及库存粮票按管理权限分期分批先后销毁,但尚有一定数量的零星粮票留存散落于民间,从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成为近代历史文物票证收藏品。
从1955年至1993年,近四十年来,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发行的粮票约有数千套,数万个品种。据初步估计,新中国发行的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总数有14000多种。
布票、粮票、面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票据如此古老而遥远,甚至于陌生,他们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正是这些尘封多年的票据,让我们在若干年后仍然有机会去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那是一段业已逝去的岁月,它曾承载着新中国强盛梦想的探索与艰难实践;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它曾记录下无数中华儿女抗击艰辛的足迹。它如一把坚硬的刻刀在新中国时代的变迁中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张小小的购物票承载起的则是包含着国家由贫穷到强盛,人民由动荡到安居的历史巨变。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珍藏册,谨以此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发展历程表达由衷的敬意;谨以此册献给热爱和喜欢收藏中国粮票的同仁志士,希望他们从中能够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粮票收藏知识,使中国粮票的收藏活动更加繁荣发展!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限量发行5000册!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收藏有全国和30多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和地方的粮票(油、面票等)、布票共计368枚,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全面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票的林林总总。整本收藏册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彰显珍藏册的高贵品质。册内以实物为主,并辅有相关收藏粮票布票的入门学习知识点,溶知识性、学术价值及收藏性于一体。无论是对中国粮票的收藏、鉴赏、还是用于研究中国粮票都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是目前市面上收录最齐全、装帧最精美、票的品相最好的一册粮布票合集。
粮票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购买,换取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券,是记录国家政治、经济、粮食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其形式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宋代就出现了“粮食票券”。“粮票”二字真正在票证上出现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叫做“征收粮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带有“粮票”字样的“粮食票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于1953年颁布了粮食统购统销命令,并于1955年8月实施了《市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食作为此项政策的配套措施于同年11月正式印制使用。粮票是城乡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后的产物,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对于这种无价证券,国家明文规定不准买卖、伪造、不得投机倒把,由此可见,粮票曾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标志之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历史年代、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真实记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发行的地方粮票是西南区1950年1月发行的,票额为1斤半的大米票。而发行最早的全国粮票是我国粮食部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全国粮票,同时还发行军用粮票。从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也先后发行限本地区使用的地方粮票。
直到1993年7月1日,全国粮食购销流通体制改革,各省、市、自治区、粮票相继停止使用。至此,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粮票版本及库存粮票按管理权限分期分批先后销毁,但尚有一定数量的零星粮票留存散落于民间,从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成为近代历史文物票证收藏品。
从1955年至1993年,近四十年来,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发行的粮票约有数千套,数万个品种。据初步估计,新中国发行的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总数有14000多种。
布票、粮票、面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票据如此古老而遥远,甚至于陌生,他们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正是这些尘封多年的票据,让我们在若干年后仍然有机会去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那是一段业已逝去的岁月,它曾承载着新中国强盛梦想的探索与艰难实践;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它曾记录下无数中华儿女抗击艰辛的足迹。它如一把坚硬的刻刀在新中国时代的变迁中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张小小的购物票承载起的则是包含着国家由贫穷到强盛,人民由动荡到安居的历史巨变。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珍藏册,谨以此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发展历程表达由衷的敬意;谨以此册献给热爱和喜欢收藏中国粮票的同仁志士,希望他们从中能够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粮票收藏知识,使中国粮票的收藏活动更加繁荣发展!
《中国粮票布票大全》限量发行5000册!